流光一瞬,华表千年,“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资料图片)
近日,国漫《长安三万里》上线影城,引发无数年轻人内心的共鸣。
除了在剧情上给人带来的“意难平”,电影在艺术上的呈现也颇具创新。影院化身大型背诗现场,这是“极致的中式浪漫”,也是“唐诗视觉化呈现的突破想象”。艺术上的创新呈现唤醒无数人的“唐诗之魂”,不少观众表示,“原来诗词的记忆并没有被冲淡,小时候熟读的唐诗三百首早已深深烙印在记忆之中,轻轻触动,便再次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之中。”
“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近年来,类似《长安三万里》的作品不在少数,从个人到团体,从线上到线下,无数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中华文化的“二创与衍生”。
四川某高校毕业照拍摄现场,一位女孩身穿中国风学士服,云肩一披,文化的韵味扑面而来;西湖边卖花姑娘一身宋制,挑一担夏意,与路人问答赠荷,送祝福好运“莲莲”,展示繁华盛世,重现宋人四时之美;中国留学生彭静旋蒙着面纱,在异国街头,以一架古筝让流行音乐与古典交相辉映,惊艳众人。
越来越多人用“年轻化表达”赋予传统文化新生机、新活力,表达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助推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扬,这一类年轻人被大家成为“追新族”。
然而,在这些热爱传统文化的身影走红网络、收获一片赞赏的同时,也引发了众多争议:作秀、炒作、收割流量、哗众取宠……在一个个吸引无数眼球的网络视频之下,对于发布者动机的质疑从未停歇。
无视“PUA”
静下心来感受文化邂逅
“在全媒体时代,任何红极一时的网络作品与宣传,都会无法避免地带来外界关于炒作吸睛的质疑。我们最应当思考的是如何依托网络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发扬,而非因质疑之声所迷失。”这是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小文所一直坚信的。
作为一名学生记者与新媒体新闻传播者,她热衷于以自己的优势助力传统文化的推广与发扬。在日常生活中,她喜爱观看视频网站上的各色国风类视频,也时常用镜头与文字记录下自己在采写、出游、参观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点点滴滴的“邂逅”。
打破表层
用内在书写“前世今生”
除了对部分青年人动机的质疑外,关于传承方式创新的争论也从未停歇。用民族乐器演奏西洋乐,以戏曲唱腔创作流行歌曲——怎样创新才能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的同时把握住文化内在蕴藏的“魂”,避免重于“形”而失于“神”,也是青年人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追求新颖、展示自我个性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为一名戏曲专业的研究生,小仓对此感触颇深。为助推戏曲艺术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她身边的许多年轻人都致力于戏曲的改编与创新,但是并非所有的改变都是成功与可喜的。
“新编传统戏曲,让戏曲更加亲民的出发点是有益的。但若只是单纯捕捉戏曲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元素,未能真正传递戏曲文化的精神内涵,对戏曲的弘扬却未必有益。”在她眼中,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几件饰品,几句唱词,而在于其蕴藏着一种中国式审美与中国文化精神。因此,相较于唯美的片段剪辑与技艺展示,她更注重于讲述戏曲故事,诉说戏曲的“前世今生”与文化印记,致力于让大众以更全面的视角感受中国戏曲的精彩。
避免固步自封
也拒绝哗众取宠
在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以新型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同时,也不难发现网络平台上存在着许多“滥竽充数”,欲假借文化之名博取利益的“投机式”网红。
“并不是穿上一身古代服装就是弘扬汉服文化,若只是将诗句填入歌曲旋律中,词不达意的做法更像是在博人眼球。”来自福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许安玉认为,“真正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的行为值得被认可与关注,但现在网上存在太多浮于表面的作品了,说是在为了发扬文化,实际还是在牟足了劲为一炮而红。”
在互联网时代,弘扬传统文化需要“解锁”更多新玩法,通过“年轻化表达”深入走近新一代时,更不能忘记我们的来时路。无论是校园里身着云肩学士服的大学生,西湖中身着一袭汉服的卖花郎和卖花姑娘,还是法国街头弹奏民乐的留学生,他们在进行传统文化“追新”的过程中,都保留着一颗对文化背后底蕴进行深刻挖掘的“真心”。要学会激活“文化基因”,在保护中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如初;在发展中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咀嚼人生》书中写道,“唯有文字能够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背后,是传承者“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舌尖上的中国》中提及,“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浩瀚如星海,也仿佛只在刹那间。面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避免固步自封、坐吃山空的同时,当然也要拒绝形式主义、哗众取宠。
当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我们应该意识到——“云肩”学士服引起的热议背后,是学会如何寻找真正有意义的方式,“解锁”内心所热爱的那一份文化的中国式“新玩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