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BO烈酒商业团队
“以前干邑是1000元以上卖得好,但现在是500-600元区间卖得还行,虽然之前对消费降级有一定预期,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狠。”
【资料图】
近日,一位深圳的酒商无奈说到。
干邑高端酒消费疲软实际在去年就有所显现,不乏疫情原因。随着今年疫情结束,消费场景的“解封”,为何高端干邑消费仍然乏力?
对此,烈酒商业进行了一番调查。
01
消费场景的缺失影响高端干邑更明显
回顾今年上半年,消费趋于理性、消费降级是今年干邑市场的主要趋势。综合众多干邑酒商的反馈,无论是大众消费还是高端消费,其终端的消费量在缩减,主销产品价格也在往中档集中。
深圳和富酒业销售总监谢斌表示,干邑市场消费降级主要原因是消费场景的缺失,1000元以上的高端干邑消费场景“消失”了很多。例如房地产等相关的行业,此类商务消费场景是高端干邑的“主力市场”,其目前的处境比较艰难,这个市场自然就“萎缩”了。
有酒商向烈酒商业透露,公司现在经营的干邑品牌,实际上也是500-1000元的销量还看得过去,1000元以上干邑一个月出不了多少。
另外有一位深圳的干邑酒商也表示,“现在业绩是直接‘打5折’。以往卖10瓶1000元就能完成任务,现在至少要卖20多瓶酒才能完成。”
“单品价值高,业绩肯定完成的快一些,我这边客户500-600元价位段卖得好”,一位成都的干邑酒商说到。这位酒商主要销售马爹利和人头马两个品牌,他强调,1000元以上的酒相对前些年就卖得很一般了。
一位上海酒商也表示,1000元以上干邑没有前几年卖得好。
广州酒商张家荣表示,不少顾客都主动降低了购酒的等级,以前饮用XO的,改为饮用大瓶装的VSOP。
当前的消费降级有所不同,对于有一定认知和要求的个人爱好者,喜欢XO的还是会购买XO。目前的消费降级体现在消费频次上,而非产品等级。一位上海的酒商对烈酒商业说到。
不过也有酒商分析到,在KTV、Night Club消费时,消费者不那么在意口感和等级,只在意品牌的话,消费从XO开始降到VSOP的情况很明显。
另有一位成都酒商也表示,从今年上半年销售业绩来看,的确是之前喝XO的顾客转变为喝VSOP。
谢斌强调,消费场景的缺失实际上是因为消费者信心不足造成的。消费者看不清未来的经济形势,不愿意消费、投资以及进行一些商务行为也是很正常的。
02
上游涨价,加剧动销难度
近年来由于原料、运输、人力、能源等成本的增加,干邑也是不断涨价。
而上游的涨价压力则直接传递给了酒商。
“市场内卷之下,需求本来就是降低的,所以即使快到中秋了,目前渠道上还有不少春节的货,按照往年的情况,这本该5、6月份就该卖完的。”一位深圳的酒商表示。
由于终端市场消费疲软,也造成了一定得库存积压。
有干邑酒商表示,虽然500-1000元的干邑比1000元以上的干邑卖得更好,但纵向比较来看,500-1000元价格段的干邑消费量也是在下降的。
有酒商认为,由于市场上弥漫着一些消费降级的情绪,整个高端烈酒市场确实都存在动销难的情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