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民生1+1 >

大明湖畔可不只有李清照,还有另一位清代才女赵慈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3-05-13 06:07:51

济南不仅有人们熟知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还有清代女诗人赵慈。赵慈幼承家学,尤为擅长吟咏诗词,15岁时嫁给济南儒生朱崇善,不久朱家迅速衰落,赵慈把感伤之情寄托到诗词中,因此其诗多有哀怨之音,赵慈还写了诗论著作《诗学源流考》。


【资料图】

清代康熙五十六年,赵慈出生在青州府颜神镇马行街(今淄博市博山区)一个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其父是清初著名诗人赵执信。赵执信有六儿四女,赵慈年龄最小且最有才华。

赵慈幼承家学,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与熏陶,尤为擅长吟咏诗词,且风韵不凡。受其父指导,曾写过诗论著作《诗学源流考》一卷,因家贫未能出版传世。《清代闺阁诗人征略》将赵执信、赵慈父女与东汉蔡邕、蔡文姬父女相提并论,可见对其评价之高。

赵执信自幼酷爱文墨,加之天资聪慧,八九岁时就语出惊人,且写得一手好文章,他14岁考中秀才,17岁中山东乡试第二名举人,18岁中会试第六名、殿试二甲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23岁担任山西乡试正考官,25岁升右春坊右赞善(古代官名)兼翰林院检讨(官至正五品),充《明史》纂修官兼预修《大清会典》。

康熙二十八年八月,戏曲大家洪升创作《长生殿》,赵执信亲自为其改定,并遍邀京城名士50余人于查楼(即后来的广和楼)观看此剧,受邀者大都是知名文士和达官显贵,一时“竹肉相宣沸华馆,枚马金张座中满”。当时正值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病逝不久,按照大清会典规定“皇后大丧,群臣二十七日除服,百日薙发。京朝官百日不作乐”,时任礼科给事中的黄六鸿据此上奏朝廷,认为在此忌辰设宴、看戏为“大不敬”,对相关人员应“按律治罪”。康熙皇帝当即下诏,将当晚前去看戏的所有官员一律免职。洪升被革去“国子监生”的头衔,对赵执信的处罚最为严厉,被“削籍还乡”,这对少年得志的赵执信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他的朋友无不对他的才华和遭遇感到惋惜,好友孙莪山的一首诗一时传遍京城:“秋谷才华迥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出《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赵执信被罢官后,家道逐渐中落,只能依靠祖辈留下的基业勉强度日。赵执信的岳母是清初诗坛领袖王士祯的从妹,妻子则是康熙初年兵部尚书、秘书院大学士孙廷铨的孙女。赵执信被罢官回到原籍后,便开始了长达30余年的漫游,北上天津,南达苏州、广州,东到烟台,西至西安。

赵慈15岁时,外婆让王士祯的另一个从妹王湘萍介绍,将赵慈嫁给只有17岁的济南儒生朱崇善。赵慈出嫁时,其父赵执信已是古稀之年,且双目失明,生活贫困潦倒,几乎没有什么嫁妆陪送。

朱家原本是济南大户人家,朱崇善的爷爷朱昌祚在康熙初年做过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家道殷实。朱家虽然世代做官,但赵慈与朱崇善结婚后不久,“运值沧桑,家遂中落”。

据《高唐州志著述》收录《朱绛墓表》记述,朱崇善父亲朱绛,字子垣,历任永州府知府、广州按察使、布政使,可惜因病回到故里,六年后于雍正九年去世。据考证,朱绛去世时,赵慈嫁到朱家只有数月而已,由此朱家迅速衰落,朱崇善弟兄十人,生活大都十分落魄。朱崇善在家排行第九,长大成人后未能步入仕途。谁知祸不单行,一场大火将朱家家产化为齑粉,朱崇善和赵慈一时生活无着,吃穿都成了问题。

赵慈从小受赵执信影响,尤为喜欢写诗填词,她赋性幽淑,复娴吟咏,因贫无以居,因此其诗多有哀怨之音。比如《夜深》一诗写道:“夜深庭院寂无声,花底微闻蟋蟀鸣。倒卧玉床清梦觉,风吹行影上帘旌。”

朱崇善和赵慈住在大明湖畔,秋初的大明湖令赵慈感慨万分。《杂兴》一诗写道:“极目银河漾素晖,满庭秋影露霏微。西廊月转无人到,自折荷花带露归。”她用诗词记录着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赵慈虽然满腹才华,但生活无着,只能把满腹的愁苦、孤寂、失落、惆怅、郁闷寄托在一首首诗词中:“碧藕生香,红榴吐艳。燕声娇泥谁家院。年来慵自顾中庭,为嗔芳景频消换。芍药摧残,荼蘼星散。名花不着薰风绾。只缘苦雨暗相侵,韶华争不成差变。”

在秋凉气爽的大明湖畔,赵慈彻夜难眠,挥笔写下《卜算子》:“玉露侵空阶,落叶堆荒径。风雨连朝不放晴,故把秋光迥。孤雁唳长鸣,素月悬清影。桂谢荷枯次第归,谁伴黄花冷。”面对满天飞舞的大雪,又写下《初冬感成》:“百卉荣华歇,凋零易感伤。枫丹空烂漫,松翠亦苍凉。屋塌兼旬雨,衣单半夜霜。独怜篱畔菊,憔悴吐残香。”

在创作《雪晓》这首诗时,赵慈面容刚毅、满腹愁苦,她写道:“纸窗深掩苇帘垂,幽阁沉沉梦醒迟。衣褶作棱起方觉,檐拗盈尺闲初知。纷披高势倚松顶,扑簌寒声堕竹枝。一自欧苏夸白战,谢家柳絮未为诗。”

赵慈工于吟诗咏词,倡导“诗中有人”,还精于古典诗词声调、音律的研究,所著《诗学源流考》得益于父亲的谆谆教诲。赵慈十分赞赏欧阳修、苏轼咏雪不用旧事,纯用白描的写作手法,而不喜欢谢道韫以柳絮代雪的表达方式,从而反映出她对诗歌的主张,即用白描抒发真情实感,少用典故、雕饰之语。

在她的诗词中,有一篇名叫《柳梢青·祝六家嫂六十寿》的祝寿词,诗词中洋溢喜庆、欢快的气氛,颇为别致:“王谢门墙,仲冬时候,雪洁梅香。帘卷屏开,松龄鹤寿,五福深长。瑞烟喜气盈堂,羡才俊,齐斟寿觞。阆苑丰姿,瑶台景况,的是无双。”诗中的“六家嫂”应该是赵慈的六哥、赵执信最小儿子赵庆之妻。赵庆,字幼石,号万君,乾隆元年考中举人,和赵慈系一奶同胞,同为赵执信的如夫人张氏所生。

赵慈生于书香门第,嫁于阀阅之家,按说生活应该无忧且美满幸福,但随着夫家家道中落,天灾人祸降临。由于生活所迫,只得从济南返回博山老家,住在因园娘家,这时家父赵执信年逾八十。

“屋塌兼旬雨,衣单半夜霜。”是赵慈内心最真实的写照。生活本身拮据无助,如今归居娘家,犹如寄人檐下,赵慈心中悲苦可想而知,于是她将悲忧一一寄之于诗,“如空谷幽兰,无人自赏;如长松修竹,耐雪凌霜。”后人评论道:“欧阳子有云,诗人少达而多穷,非诗能穷人,盖必穷而后工。余初不谓然,迨阅历既久,每见词客骚人名重当时,声施后世,而历落嵚崎,往往令人读其诗而悲其遇,不意闺阁中亦有此阨也!”

赵慈著述甚丰,只可惜“第以贫困,埋故纸堆中数十年,人无知者”。她的儿子朱瓅后来一直居住在博山,其孙朱时庵设馆于博山举人孙崇坫家时,曾拿出全集让其赏析,孙崇坫读后“竟窃不禁掩卷三太息”,遂慨然作序,他在《断肠诗集序》中说:“余髫令时,初知句读,即习闻孺人(指赵慈)之诗盖里闬相连”“虽妇人孺子也,乐为传颂也。”此乃《断肠诗集序》之由来,可见那时赵慈的诗已街知巷闻,很有知名度。

赵慈去世后,她的遗稿被丈夫的外甥谢问山收藏。《清代闺阁诗人征略》对赵慈评价道:“中郎可谓有女。”中郎是指汉代文学家蔡邕,其女蔡文姬曾作《胡笳十八拍》。将赵氏父女与蔡氏父女相提并论,由此可见赵慈的才气及在清代诗坛的地位。

赵慈之孙朱时庵曾收藏赵慈诗词的手稿或刻本,范坰(字伯野)曾选刻过40余首。遗憾的是,这些版本或手稿流传下来的甚少,前些年在国内一些拍卖行出现,有十多页的诗文浮出水面,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赵慈娘家在博山南部的源泉建有红叶山楼庄园,对面是观云阁,门楣上挂有“慈云阁”匾牌,字体隽永,据传为赵慈所题。罢官后的赵执信在几十年的漫游中,积劳成疾,曾在此养病三年,那时赵慈年龄尚小,加之又是晚年得女,父女相聚,得以享受天伦之乐。

赵慈一生写诗赋词无数,但流传下来有据可查的却寥寥无几。在这些诗词中不仅有大明湖畔的愁苦和家乡的记忆,也有触动她心底的离愁,一如《秋暮感怀》一诗:

蕉枯荷断已残年,益病添愁暮节天。

处处荒砧红照里,行行哀雁白云边。

(来源:齐鲁晚报)

关键词: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