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语文课堂上来了一只“青蛙”?南京市小学语文“发现汉字:文化育人视角下的母语启蒙教育研究”教研活动今天(5月4日)举行,来自全市小学语文名师相聚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共同探讨母语启蒙教育研究。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大家猜猜它是谁?”课堂上,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老师李筱静带着学生们一起学习《青蛙卖泥塘》,一只可爱的青蛙玩偶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
《青蛙卖泥塘》这篇课文出自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这个故事采用拟人的写法,将童话故事幻想的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一只懂得用自己的双手去美化环境的青蛙。“本课主要讲述的是一只不愿意住在烂泥塘里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它听从了老牛、野鸭等动物的建议,逐步改善泥塘的环境,将烂泥塘改造成了一个美好、舒适的住所,并决定不再卖泥塘的故事。” 李筱静说,以青蛙玩偶为切入,不仅能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同时以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到故事中。
学生们在朗读和表演中,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在最后“字在乐园”环节中,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展示自己的童话,让儿童的语言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编写的过程让自己看到了汉字背后的故事,感受传承汉字文化的自豪感,更凝固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季慧敏将自己的编写过程分为了“查阅多种工具书、字理字源融文本、撰写情境文字稿”三部分。
江苏省教研室黄明旻老师分享了《基于汉字素养提升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始末,将研究过程分为“研究汉字本体特点、探究学生认知特点、探究汉字教学策略”三个部分,深入挖掘并落实汉字启蒙教育的育人价值,体现了课题研究之不易。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根,汉字素养应该成为现代中国人的基础素养,也是独特的文化标识。”南京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徐艳说,汉字研究的历程总结为一项研究、一套图书、一个公号、一个节日。“在这十年,汉字研究带来了三个真实的变化。首先,点燃了孩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这种热情甚至影响到了家庭。其次,更多的老师越来越觉得教汉字真有意思、真有意义,由此更深地体会到了语文教育的专业性和价值感。最后,低年级的课堂教学精简有效、轻松有趣,为落实‘双减’探索了有效路径。”
(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编辑/汪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