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 聚焦 财经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您的位置:首页>民生1+1 >

文化如何传承和保护?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利用改革?

来源:宣讲家网    发布时间:2020-06-24 14:26:23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不仅是当今中华儿女传承古老文明的历史责任,也是建设精神文明家园、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文化旅游发展迅速,各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坚持文化和旅游相融相通,充分发掘和利用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发挥文化和旅游产业优势,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与转变,更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我们要在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的同时,更加注重文物保护:

第一,提高文物保护水平。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科学规划,保障投入,加大力度,切实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第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保护标准和规划,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化保护系统和平台。

第三,加强中华古籍保护与出版。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继续实施文化典籍编纂出版重大工程,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

第四,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文物是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我国数千年来遗留下来的数不胜数的文物,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的智慧和汗水,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铭刻着祖宗先人奋斗的印记,是一部中华民族物化了浓缩了的文化史,是我国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与重要见证,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保护文物既保护历史、保护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旨在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禀赋优势,切实激发文物事业发展活力,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可概括为突出“四个重点”、强化“四项支撑”。

“四个重点”即: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认知传播方式,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革命精神谱系和文物价值传播体系方面取得新进展;

健全文物保护机制,坚守文物安全底线,在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土地储备考古前置、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国家文物督察制度等方面实现突破;

坚持文物保护利用并重,大力推进文物合理利用,推动文物工作融入现代社会、融入生产生活,在激发博物馆活力、鼓励社会参与、促进文物市场活跃有序发展、引导民间收藏文物保护利用等方面大胆探索、开辟新路;

深化“一带一路”文物交流合作,在援外文物保护工程、联合考古项目和文物外展上打造中国品牌、形成中国方案,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强化“四项支撑”包括加强科技支撑,创新人才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投入机制,不断夯实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保障机制,不断推进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项支撑”即:加强科技支撑,创新人才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投入机制。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记忆,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激发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热爱,让文物”活起来”,是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的重要途径:

让文物“活起来”,就要让文物走出博物馆,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作用。文物是沉睡的历史,要唤醒历史,就要还原沉淀在文物上的文化信息,让其蕴含的价值理念和民族精神去吸引人、感召人,走进人的心理世界和灵魂深处。

让文物“活起来”,就要让文物插上科技的翅膀。现代科技可以使沉积的历史变得鲜活有趣,栩栩如生。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条件限制,使文物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呈现在人的面前,使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观赏文物的艺术形象。

让文物“活起来”,就要给文物注入新鲜血液。文物承载的是“过去”的文化,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就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文物“活起来”,就要为古老的文物加入新的创意、新的构思、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增加文化附加值,开放出新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文化消费的需求。

“让文物活起来”,就要让文物走出去,用文物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文物体现中国文化的气息,是民族魅力之所在。文物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送文物走出去,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辐射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文物是拉近各国人民情感和文化的纽带,要充分利用好文物这个文化交流的工具。

内容来源: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时报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4326号-5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52 86 831 89@qq.com